12月12日下午,我校教師視野計劃“閱讀.思享”會(第四期)如期舉行。本次會議邀請到我校65屆校友閩江大學文學院鄒自振教授為高中部語文組教師們帶了一場關于湯顯祖及其作品“臨川四夢”的講座。鄒教授在本次講座中,論述了湯顯祖的生平與戲劇創(chuàng)作、湯顯祖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中的地位等內容,同時和在場的教師們探討了如何讓古典文學走進高中校園的問題?,F(xiàn)場氛圍熱烈活躍,活動受到一致好評。會后,朱靜書記代表學校向鄒自振教授贈送了紀念品,并陪同鄒自振教授參觀了三江口校區(qū)。
在對湯顯祖的研究中,鄒自振認為,作為戲劇家,湯顯祖當屬世界第一流,但從世界戲劇史、文化史的角度來研究湯顯祖,卻還是空白。他認為,就天縱逸才和學問廣博而論,在世界劇作家中很難找到與湯顯祖比肩的人物;湯顯祖的學問,涉及政治、哲學、宗教、文學、藝術、教育等許多方面;因此,研究湯顯祖不能僅局限于他的四部劇作《臨川四夢》;國外有研究莎士比亞的“莎學”,國內有研究《紅樓夢》的“紅學”,也應該有研究湯顯祖的“湯學”。
從致力于推動“湯學”形成、發(fā)展的目的出發(fā),鄒自振不僅把湯顯祖放在中國文化史中,也把他放在世界文化史的歷史長河中,深入研究湯顯祖。他覺得,通過湯顯祖與莎士比亞的比較研究,來剖析了解兩人所代表的東西方兩大文化、兩種文學,將會有助于我們對湯顯祖文學遺產的認識和評價,從而號召學術界對這位“東方莎士比亞”作更深入的研究。
對于古典文學與中學語文教學的融合問題,我們與會老師深受啟發(fā)。當下學生普遍表現(xiàn)出國學素養(yǎng)欠缺的現(xiàn)象,中學教學也因應試壓力,難以留有充足的時間帶領學生進行細致地閱讀和鑒賞。為了提高中學生的國學素養(yǎng),語文老師唯有在課外做出很多努力。其中要求語文老師自身要葆有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提高閱讀品味,言傳身教,給學生以示范和引領,幫助學生在課外樹立主動閱讀、優(yōu)質閱讀的習慣。
可喜的是,學校十分重視在校師生閱讀習慣與品質的培養(yǎng)。一方面加強圖書館建設,學生書庫館藏書目涉獵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領域,藏書量較大;教師書庫與福建教育出版社合作,建成海峽書屋,其藏書門類廣、有深度。為了打造更為多元的閱讀空間,學校引進“大夢書屋”,為在校師生提供優(yōu)質且豐富的閱讀資源以及有品位、有質感的閱讀環(huán)境。另一方面,學校開展鼓勵閱讀的活動,如“最美書桌”評選、書評影評征集等等,促動在校師生把閱讀融入生活、匯于涵養(yǎng)。





